上海纯水设备:废水中硫化物去除详解
近年来,随着国家排放规范的日益严格和环保监管力度的加大,硫化物逐渐的纳入到环保体系的监管当中。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规范》GB25467-2010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规范》GB25466-2010规定硫化物排放指标为1.0mg/L;锡、锑、汞工业污染物排放规范》GB30770-2014规定硫化物排放指标为0.5mg/L目前,硫化物超标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有色金属企业发展的一个共性和难点问题。
有色金属行业选矿废水中硫化物主要来源于硫化物主要来自残留选矿药剂和矿石,其中残留选矿药剂带入的硫化物占主要部分[1]这些含硫选矿药剂在不同的pH值和温度等条件下可以分解为多种形式的硫化物。如常用的选矿药剂黄药在水解后的主要含硫产物是CS2和少量SS-S2-ROCOS-等;乙硫氮在降解后的最终含硫产物主要也是CS2以及少量SC2H52-N-COS-等;CS2弱碱性溶液中又可水解产生S2-H2SS22-S等硫化物。
所以, 纯水设备不同条件下的各种降解反应使选矿外排废水中的硫化物组成成份非常复杂,而且容易形成胶体或不易沉降,使外排废水中硫化物很难达到国家排放规范。
有色金属冶炼废水一般由以下几种组成:污酸、冲渣水、烟气净化废水、车间冲洗废水和设备冷却水等。其中硫化物主要来源于污酸硫化处置工段过量投加的硫化物。为了保证砷、铜等重金属的去除效果,污酸硫化处置工段往往会过量投加硫化钠,从而导致硫化后液中硫化物的大量存在这种情况下,硫化物的存在形态主要为溶解性的H2S以及S2-等。
技术发展趋势
1对废水中硫化物污染源进行识别,实现源头控制
采用从源头开始到末端的全过程调查的方法,建立起生产全过程的硫化物平衡,分析各股废水的硫化物贡献率,开展污染源的识别,确定导致冶炼废水处置出水中硫化物超标的关键污染源节点;再根据冶炼废水的水质特征,结合企业已有的废水处置工艺(如石灰铁盐中和沉淀处置工艺)实际特点,对污水站现有工艺运行参数的进行优化,此基础上提出硫化物的综合治理方案,从而实现硫化物的源头控制。
2采用先进、适用的硫化物治理技术
去除硫化物的治理技术很多,各技术也有各自的适用范围。研究具有针对性的处置药剂、合理控制反应条件,优化废水中硫化物的末端处置技术,从而得到先进、适用的硫化物治理技术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总之,应加强对有色金属行业冶金废水的处置研究,以符合国家行业要求,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实现和谐发展。
- 上一篇:全国人大环资委牵头起草的长江维护法,环境企业带来众多商业机会 2019/7/30
- 下一篇:祝贺苏州皙全纯水设备有限公司年初八开工大吉 2018/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