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化工产业平安环保整治,严”字当头,从源头解决“心头之患”
严”字当头,
从源头解决“心头之患”
这两年,江苏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狠抓产业结构调整,启动实施“263减化和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关停2724家化工企业,对一些化工园区进行停产整顿,但隐藏的平安、环保风险,仍是心头之患”
对此,省委、省政府下定决心从源头解决化工产业平安环保问题,全面推动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会上明确目标:全面完全整治低端落后化工产能,大幅降低平安环保风险隐患!
数量要大幅减少。要减少存量,推进化工企业‘关改搬’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陈志鹏表示,对照化工企业环保关停要求,对存在不符合生态红线管控要求、上海纯水设备长江干流沿岸两侧1公里范围内污水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环保设施临时运行不正常且限期整改仍不达标等16种情况的化工企业,2020年底前坚决依法依规关停到位。
布局要更加优化。要进一步调整优化行业布局,从源头破解‘邻避效应’省工信厅厅长谢志成表示,着眼提质增效,要建设完善一批管理专业、特色鲜明、产品高端的专业化工园区。省将依照高起点同步推进沿江地区战略转型和沿海地区战略布局的原则,加快建设国家规划的连云港石化基地,推进南京老石化基地改造升级。
会上特别强调,整治提升必需坚持全省“一盘棋”根据各地不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调整产业结构,绝不搞“梯度转移”
精准施策,
分类落实整治方案
不简单“一刀切”分类精准施策,此次安排的显著特点。
要始终聚焦精准,坚持分类指导,加强分类施策,突出重点,靶向发力,点面结合地推进化工整治提升。副省长马秋林说。
会上提出,要对全省50家化工园区和集中区产业规模、技术层次、基础设施等进行全面摸排评估,逐一明确整改提升措施—
对正在建设的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要严把企业准入“入口关”努力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
对产业关联度高、已形成规模产业链的园区,要对标产品项目、公用辅助、物流传输、生态维护和管理服务“五个一体化”开发建设模式,率先实现封闭管理;
对规模较小、初步形成特色专业化的园区,要依托龙头企业发展上下游关联度强、技术水平高、绿色平安可控的项目,按期实现封闭管理;
对其他产业链不明晰、危化企业简单集聚的园区,要加快产能疏解和总量调减,上海纯水设备加强监测监管,对达不到要求的取消化工园区(集中区)定位,依法逐步清退不达标、不规范的企业。
实”字打底,
多措并举保证效果
如何进一步保证整治效果?多措并举落实整治要求成为关键。
提“门槛”把整治提升与结构调整同步推进。
要在末端’上实施依法关停,源头’上推动转型升级,实现‘末端治理’与‘源头治理’有效结合。马秋林指出。
一方面,省将从规划、平安、环保、技术、投资和用地等方面严格准入门槛,高标准发展市场前景好、工艺技术水平高、平安环保先进、产业带动力强的化工项目。另一方面,强化负面清单管理,制订出台我省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实施细则,严禁在距离长江干流、主要支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新建、扩建化工园区和化工项目,着力解决“重化围江”
优管理,严格规范企业、园区、职能部门等多元管理。
落实平安生产责任制,最重要的要全面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从业人员的岗位责任。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杨旭峰表示,企业法定代表人、第一大股东、技术负责人、平安负责人等必需参与执业能力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化工生产装置操作人员和一二级重大危险源贮存设施从业人员必需具备中专以上学历,特种作业岗位不得录用无证人员。
此外,园区管理机构要加强综合监管,职能部门要强化专门监管。园区设立平安管理、环境维护相应工作机构,购买服务实施“第三方”专业监督;利用好信用平台实行“黑名单制”对那些有“前科”企业和企业主要负责人实行“一票否决制”
强保障,拧紧责任“螺丝”完善配套政策。
针对此次整治提升行动对一些地方发展可能带来的阵痛”省将着力完善配套政策,如省级财政安排补助资金,依照关闭企业数量等因素对市县给予补助,优先用于职工分流安顿;对化工产业比重较高、税收收入影响较大的地区,省级财政给予适当补助等。
记者了解到省将探索设立化工产业结构调整投资基金,用于支持化工园区和企业腾退出的土地收储和再利用开发等,为化工产业整治提升、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 上一篇:大连市确定“一保两治三减四提升”目标 2019/5/25
- 下一篇:祝贺苏州皙全纯水设备有限公司年初八开工大吉 2018/2/23